站内搜索: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保定市国资委 关于印发《保定市国资委关于开展监管能力提升三年专项行动(2022-2024 年)的工作方案》的通 知

更新时间:2022-11-03 14:51:22点击次数:6049次

关各处室:


《保定市国资委关于开展监管能力提升三年专项行动(2022-2024 年)的工作方案》已经委党委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保定市国资委


2022年5月10日



保定市政府国资委关于开展监管能力提升


三年专项行动(2022-2024 年)的工作方案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是全市“三步走”战略实施开局之年,也是全市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质量行动实施的关键一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国资监管,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机关和企业间同频共振、相向而行、平衡发展良好趋势,更好履行监管机构出资人职责,全面提升国资委机关干部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着力打造政治机关、效能机关、模范机关、服务机关,大力推进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方式、监管导向等多方位转变,切实提高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委党委决定在委机关开展监管能力提升三年专项行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以及省国资委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要求,以加强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为导向,牢牢把握全市国资国企改革核心任务,弘扬“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拼搏奉献”国资精神,优化岗位职责,注重工作实效,实现国资监管能力的整体性重塑和系统性提升,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敢战必胜的国资监管干部队伍,为品质生活之城建设发挥国资作用、展现国企担当。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治站位、服务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紧扣全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重点任务,聚焦服务保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贯穿专项行动全过程,切实提高政治能力。


(二)坚持三个导向、提升效能。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突出以管资本为主,改进监管理念,明晰监管重点,优化监管方式,聚焦管好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有效发挥国有资本功能效用。


(三)坚持夯根培基、注重实效。立足岗位职责,围绕“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做什么钻什么”,有针对性地补足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全面提升工作质效。


(四)坚持统筹协调、分层推进。以科级以上干部为重点,特别是发挥处室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带头作用,踔厉奋发、担当作为,带动全委机关干部共同参与、共同提高。


(五)坚持培养引进、相互结合。逐步畅通机关和监管企业间人才流动培养通道,激发人才活力。针对专业性强的业务岗位,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挂职锻炼等方式,引进高素质人才,形成良好高效的竞进氛围。


三、工作目标


聚焦中央、省市和省国资委安排部署,以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总抓手,高质量推进市本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质量提升行动,着力提高“九种能力”即:政治能力、政策把握能力、综合履职力、资本运作能力、规划投资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科学监管能力、防化风险能力和党建引领能力,推动监管企业转机制、增活力、提效益,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监管能力提升质效。


——政治能力明显提升。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更好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提高政治判断力,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是非分明、敢于斗争,做到心明眼亮、多谋善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提高政治执行力,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同党中央精神对表对标,做到知行合一、笃行不怠。


——政策把握能力明显提升。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充分领会中央、省、市和省国资委出台重大政策的精神实质,前后衔接、左右比较,把工作目标与政策目标有机统一,把政策实施与工作开展紧密结合,深刻把握政策内容与发展目标,推动政策措施有效实施,促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综合履职能力明显提升。提升系统能力,坚持全委一盘棋,注重整体谋划、统筹协调。提升法治能力,坚持依法监管、依法治企,加强委机关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健全监管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提升研究能力,紧跟新形势新变化,善于分析总结提炼,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提升文字能力,以各业务领域重点文件为载体,加强写作训练,达到规范化、上层次、出精品的目标。


——资本运作能力明显提升。管资本要懂资源配置、会资本运作,发挥好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功能作用,熟悉资产证券化运作方式,优化国有资本收益管理,提高国有资本投资回报。管上市要熟悉证券发行、市值管理,了解证券市场相关知识、规则以及市场行情,具有运用资本市场的能力,指导企业通过IPO、收购、分拆和定向增发等方式上市,促进监管企业资产证券化率明显提高。管产权要熟悉制度法规,熟练掌握产权登记、国有资产交易流转、资产评估、资产统计、清产核资等工作,以产权为基础依法合规、规范有序开展资本运作,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规划投资能力明显提升。管规划要熟悉掌握国家、全省“十四五”重点规划,掌握产业动态,熟悉市场走向,提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制定专业化整合、战略性重组的思路举措。管项目要具备战略思维、全局视野,熟悉投资流程和项目管理基础知识,准确把握“医、车、电、数、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国有资本更多集聚到战略性、前瞻性、公益性产业。


——改革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管改革要懂政策、善落实,按照以管资本为主,动态调整权力和责任清单,分类授权放权,加快推进企业市场化改革;依法制定或参与制订公司章程,充分发挥公司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基础作用;依据监管关系向出资企业委派董事或提名董事人选,维护国有资本权益、贯彻出资人意志。管科技要懂技术、善创新,熟悉科技创新有关政策,了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掌握全市国有企业重大科技创新进展情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学监管能力明显提升。管考核要善对标、强激励,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通过科学设置指标、分类考核、目标管理等,积极实施正向激励,有效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管监督要懂法律、严追责,熟悉国有资产监督法律法规,掌握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调查、责任追究等工作程序,善于抽丝剥茧发现问题,业务精细,敢于斗争,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防化风险能力明显提升。管财务要了解金融市场交易规则,掌握企业债务情况,善于数据统计分析,有效防范化解企业重大经营风险。管安全要查隐患、促生产,熟悉安全生产专业知识,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妥善处置各类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管信访要责任强、善预防,熟悉信访政策,善做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企业和谐稳定。管环保要树理念、强落实,熟悉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保治理,指导监管企业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在减污降碳中发挥作用。


——党建引领能力明显提升。管党建要懂党务、精业务,熟悉新时代国资国企党的建设工作要求,党务工作知识扎实,推进国资国企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管干部要拓视野、善服务,熟悉企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相关政策,熟悉培育、选拔、管理和使用干部工作程序,全面掌握干部基本情况、现实表现、能力特长,做到选贤任能、知人善任。管宣传要讲政治、树导向,具备理论武装、意识形态管理、新闻宣传、舆情处置、文明建设等工作素养。管巡察要守纪律、强作风,坚持政治巡察,严格执行巡察工作制度,善于发现问题、推动问题的协调解决等,依法依规依纪开展巡察。


四、主要任务


聚焦“强化国资监管,促进国企改革,抓好国企党建”三项职能,主动适应全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形势需要,高质量完成“四项基本任务”。


(一)管好资本布局。以保定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动向为布局引领,围绕服务京津保率先联动发展、品质生活之城建设,对标对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7+18+N”重点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改力度,引导国有资本集中到基础性、公共性、战略性、支柱性行业和领域,推进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完成市级平台公司组建和资产整合注入,加快劣势资产退出重整进度,县域国有资本整合取得实质进展,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8+4+3+N”国企新格局,实现国有资本发展方向和全市发展战略密切融合。厘清经营边界,引导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坚持“一主业一主体” 原则,控制主业数量,禁止同业竞争。加大重组整合力度,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找准企业定位和主攻方向,集中资源做精做细实业主业,去杂归核、坚决瘦身、“有进有退”,支持国有企业在专业化上蓄力,在精细化上用力,在产业发展中聚力。对不具备优势的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坚决整合出清,实现国有资本形态转换。


(二)规范资本运作。按照“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要求,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工具,增强资本实力,做强做优主业。动态筛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主营业务突出、竞争能力较强、盈利水平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企业,制定主体公司信用评级目标,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措施,优化重点国有企业运营质态,提升集团企业直接融资能力。有序建立上市公司后备资源库,建立服务重点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加强拟评级或上市公司在资源培育、债券市场融资等方面沟通联络。加强投融资平台公司市值和风险管理,稳定市场预期,控制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开展金融领域风险排查、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提升再融资能力。


(三)提高资本回报。准确把握不同类别企业特征,根据不同功能、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对企业进行科学分类,从功能定位、行业特征、发展阶段、专项任务、运营板块等多个方面细分企业类型。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强化正向激励,激发企业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标行业头部企业,动态调整设置引领性、关键性指标和权重,以科学化的考核引导企业提升资本回报。各国有企业要加强成本精细化管控,按比例压缩单位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厘清亏损板块和盈利板块,狠抓“两头”,对盈利板块在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增加盈利;对亏损板块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实施台账式管理,减少亏损。提质增效、减亏增盈目标落实情况纳入到企业领导班子年终考核重要指标,层层落实增盈减亏任务。


(四)维护资本安全。瞄准企业资本布局、关键业务、改革重点领域、运营重要环节,加强对规划、投资、产权、财务、考核 分配、选人用人等重点事项的监督,强化内控体系建设,完善企业重大风险报告、跟踪、督办等程序。利用在线监管系统发现问题,推进财务监督、产权管理、项目投资、国企改革、党建工作等穿透式在线监管,推动监管服务由静态向动态、独立向协同转变,助推国资监管工作数字化转型。对重大财务异常、重大资产损失开展调查,对信访举报和移交的问题线索开展专项稽查。将监督检查成果运用到年度考核、干部调整及选拔任用中,增强监督实效。推动出资人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等监督力量的工作协同,充分发挥监督合力,强化违规责任追究,发挥震慑遏制作用。动态国有资产监督,完善境外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坚决做好境外腐败治理。


五、重点举措


强化国资监管的系统性、精准性和有效性,聚焦管资本提升监管效能,在“广”与“专”方面实现新提升,推动国资国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提供强大体制保障。


(一)加强“三化”监管。加强专业化监管,提高针对性、专业性,以管资本为主,实现国有资产出资人全链条、全方位监管;加强体系化监管,提高全面性、系统性,全面履行好监管企业出资人职责、监管职责和党的建设职责;加强法治化监管,提高合法性、合规性,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监管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突出抓好深化分类监管、科学授权放权、实施差异化管控、加快数字智能国资建设、加强对重点领域监督、强化监督协同、严格责任追究等关键环节,发挥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优势。


(二)明确岗位职责。调整优化“三定”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岗位说明书,明确工作范围、内容、标准,科学设置岗位,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开展业务流程再造,各处室都要制定业务流程图,分级授权、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业务架构。减少职能交叉,对涉及多个岗位的职责进行梳理,能明确的尽量明确,防止工作中推诿扯皮。


(三)加强干部交流。加强横向交流,加大机关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委机关中层关键岗位或在同一岗位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进行交流轮岗。加强纵向交流,开展委机关干部与监管企业干部间双向交流挂职锻炼,促进干部健康成长。根据国资监管工作需要,紧贴专业性强的岗位,面向全面开展岗位公开选聘,有针对性地引进高素质国资监管干部。


(四)深入服务企业。坚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针对企业重点关切,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相应调整优化授放权事项,切实把权力真正放下去。建立市国资委重要政策向企业问计求策规范性程序,确保政策“接地气”。强化政策解读,确保每名机关干部在工作中准确合理使用相关政策。开展常态化企业包联工作,完善与企业的直通工作机制,千方百计为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五)开展“大学习”活动。坚持政治统领,抓好理论学习。发挥委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领学作用,开展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活动,全体机关干部要系统接受政治理论教育,严格开展党性锻炼。坚持精准施教抓好业务学习,编制国资干部应知应会手册,有计划分类举办财务、金融、审计、改革、党建、法律等专题培训,定期轮训、组织考试。加强学习交流,采取务虚会、座谈会、交流会、论坛等形式,开展研讨交流;打造学习平台,创办内部通讯刊物,每位机关干部每年撰写至少1篇不少于8000字的学习心得,在全委系统交流分享。鼓励机关干部报考注册会计师、司法、证券从业、期货从业等各类证书。注重成果运用,将学习情况作为日常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六)开展“大培训”活动。完善培训机制,每月举办1次以上国资国企大讲堂,由委领导、处室主要负责人、高水平专家学者、具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家开展专题讲座。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原则上每人每年授课至少1次。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围绕政治、经济、文化、企业管理等重点领域进行专题授课。


(七)开展“大调研”活动。委领导班子成员和正科级以上干部, 要深入监管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开展蹲点和专题调研,每年向委党委提交1篇以上高质量调研报告。坚持“走出去”,到先进省市、发达地区和头部企业进行实地观摩,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特色做法,补短板、强弱项。


(八)强化纪律作风。严明工作纪律,严格请销假制度,对违反规定的干部职工,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定期组织 监管企业对委机关各处室服务企业的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对评议结果为末位的处室负责人进行约谈,连续两年为末位的进行组织处理。


(九)搭建监管生态。加强与央企、省内国企和优质民营企业合作,建立畅通有效的沟通机制。与顶级咨询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在资本运作、资产配置、资源整合等领域给予智力支持,增强纵深服务能力。


(十)建立国资国企产业发展顾问制度。聘请国内行业专家,听取在重大项目投资、重点国企改革事项推进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发挥专家学者、专业机构参谋作用,保证决策科学性、合理性。


六、进度安排


按照“一年夯基、二年显效、三年质变”节奏,2022年监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全面展开,2023年专项行动效果显现,2024年底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2年5月完成):成立市国资委监管能力提升三年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监管能力提升三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及9个专项方案,形成“1+9”方案体系。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2年5月-2024年10月):各处室严格按照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和各专项方案的要求,统筹推进、有序实施,每半年进行一次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措施,改进提升,每年度1月底前向监管能力提升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上年度专项工作开展情况和年度工作安排。


(三)巩固深化阶段(2024 年11月-2024年12月):总结监管能力提升三年专项行动经验做法,全面评估专项行动效果,对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建立能力提升长效机制。


七、保障措施


开展监管能力提升三年专项行动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机关近三年开展监管工作的总体遵循,各处室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高站位谋划、高标准组织、高质量推进,培养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形成领导放心、企业满意、个人进步、业务争先的生动局面。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监管能力提升三年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委领导任副组长,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机关党委,负责日常总结、汇报、协调、督导等日常工作;9个专项行动由各牵头处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协调、推进。


(二)抓好工作落实。各处室要对照方案要求,结合各自职能,研究制定具体的落实举措,各处处长要带头学、带头干、带头抓落实。要压实每名干部责任,激发主观能动性,逐人明确任务分工和提升目标,确保监管能力提升各项任务高质量落实。


(三)注重统筹推进。各处室要抓好学习和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充分认清“市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质量提升行动”和“监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是一脉相承的“姊妹篇”,是近一个时期国资系统开展工作的重要遵循,要统筹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三统筹三扩大四创建”和国资国企各项重点工作,做到精准施策、协调推进。


(四)完善评价机制。实施定期调度机制,各处室每季度向机关党委提交工作推进报告,委党委定期统筹有关事项。要强化激励约束,注重工作实效,从高质量落实省国资委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方面,学习成果、荣誉表彰、典型培树、绩效指标等方面,综合衡量监管能力提升效果,将监管能力提升成效作为干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附件:


1.投资管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责任处室:政策法规和规划发展处)


2.改革攻坚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责任处室:改革处)


3.财务管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责任处室:资本运营与收益管理处)


4.资本运作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责任处室:资本运营与收益管理处)


5.考核激励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责任处室:考核分配处)


6.产权管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责任处室:产权管理处)


7.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责任处室:环保与安监处)


8.风险防控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责任处室:资本运营与收益管理处)


9.干部人才管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责任处室: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处)



















附件 1


投资管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国资委关于开展监管能力提升三年专项行动的要求,提升我委监管企业投资管理成效,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委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工作部署,持续扩大企业有效投资,优化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维护资本安全,提升投资效益。进一步提升投资管理的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水平,以高质量投资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投资管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实现企业投资更加聚焦主责主业和转型升级,构建权责对等、运行规范、信息对称、风险可控的投资监督管理体系。全面掌握企业投资项目信息,加强对企业投资项目全周期管理,提升投资质量,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三、重点任务


(一)着力提升战略谋划能力,打造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国企新格局


结合我市国有企业实际,依据“产业相近、业务相似、功能相关、优势互补”原则,进一步明晰市属国企功能定位和业务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向城市建设、交通发展、农业发展、数字智能、文旅康养等方面集中,聚力打造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显著的一流国企,形成“8+4+3+N”国企新格局,实现国有资本发展方向和全市发展战略密切融合。


(二)着力提升投资监管能力,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


坚持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并重,对企业投资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管。探索建立企业投资运营项目库,将监管企业谋划项目、在谈项目、在建项目、运行项目全部纳入项目库管理,全面掌握企业投资项目信息,加强对企业投资项目的预判、分析、跟踪、服务。通过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强化投资项目研究论证、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加强投资事前规范;通过指导企业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加强投资项目事中监控;通过指导企业建立实施投资后评价制度,明确后评价的内容、范围等,加强投资项目的事后评估。


(三)着力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坚决防止低效无效投资


严格落实投资监管制度,指导企业从公司治理、组织结构、内部控制、信息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有利于风险识别、 风险控制、风险化解的全过程投资风险管理体系,将投资风险管理作为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加强廉洁风险防控的重要内容。强化风险防控。企业投资规模应当与企业资产经营规划、资产负债水平和实际筹资能力相适应,严格控制金融投资风险,审慎开展金融投资业务,坚决防止低效无效投资。严格遵守防范投资风险相关规定,严禁对国家、省、市公布的限制类、淘汰类项目进行投资,严禁超越自身管控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


(四)着力提升企业发展能力,提高国有资本投资质量


强化国有企业开放意识,发挥企业资产资源优势,密切同中央企业、京津企业、省属企业以及优势民营企业的联络对接,深化项目合作,推进一批有分量的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落地。建立完善投资监管联动机制,发挥战略规划、法律合规、财务监督、产权管理、考核分配、资本运营、干部管理、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监管职能合力,实现对企业投资活动过程监管全覆盖,共同助力企业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投资管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工作专班,由分管委领导任组长,专班办公室设在规划发展处,企业投资规划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专班成员。压实工作责任,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确保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二)加强学习提升。重点围绕监管企业战略规划和项目投资,系统学习掌握国家、省、市产业发展规划、国资国企改革政策、企业投资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切实提升干部队伍的投资管理水平。


(三)注重评估改进。坚持把专项行动与投资管理工作实际相结合,加强调查研究,善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定期对投资管理工作进行评估总结,形成评估——完善——再评估——再完善的良性循环和长效机制。




附件 2



改革攻坚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我委关于开展监管能力提升三年专项行动的有关要求,依据《保定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相关内容,以“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暨集中统一监管质量提升行动启动会”为契机,以打造一批有竞争力、有实力、能盈利、能扛事的国有企业为目标,结合实际实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深化国企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刻把握“十四五”时期国企改革的方向与重点,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提高改革攻坚能力,创新落实工作举措,加速释放改革红利,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加快工作进程,确保党的二十大之前基本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年底前全面完成;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取得积极成效。


到2024 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 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质量提升实现量变到质变,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转初见成效,市国资国企改革的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进一步理顺,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国有企业发展注入更多生机活力。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进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按照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的要求,从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方式、监管导向等方面转变职能。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进一步厘清职责边界,以产权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依靠公司章程,通过法人治理结构履行出资人职责。


1.落实清单管理。将依法应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将延伸到子企业的管理事项原则上归位于一级企业,原则上不干预企业经理层和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将配合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归位于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


2.加强章程管理。企业整合工作完成后,统一组织对监管企业公司章程进行修订,充分发挥公司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基础作用,规范各治理主体的权责,推动各治理主体严格依照公司章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形成通过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依法履职行权的国资监管新机制。


3.分类实施授权放权。结合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治理能力、管理水平等改革发展实际,分类实施授权放权,充分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重点在战略规划和投资管理、产权管理、重大财务事项、股权激励、选人用人等方面,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对其他监管企业,逐步落实董事会职权,充分落实经营自主权,适时加大授权放权力度。定期评估授权放权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采取扩大、调整或收回等措施动态调整授权放权事项。


(二)积极稳妥的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更有效地放大国有资本的带动力,发挥影响力,提高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和运行效率。


1.指导企业制定混改计划。指导各集团公司对所属各级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条件进行分析论证,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工作原则,制定混合所有制改革计划。三年内,力争推出和孵化资本市场挂牌上市的企业1-2 家,提升资产证券化率。引导支持上市公司依托资本市场实现再融资及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引领监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企业。


2.加强企业挂牌上市后备资源库建设。深度挖掘优质企业资源,集中筛选公司治理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盈利水平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企业,建立委挂牌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对库内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挂牌上市服务和个性化扶持政策。备选企业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方可入库,一是通过自身发展,参照当年监管企业财务增长指标,经过3年实践,可以达到挂牌上市要求的企业;二是通过借助外力,以整合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 整合资源,通过3年发展,可以达到挂牌上市要求的企业;三是对于“专精特新”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拟在科创板或境外上市企业,具有上市意愿,可适当放宽条件和延长培育时间。


3.指导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有序开展股份制改造相关工作,坚持一企一策,预先介入并指导完善股改方案,加大协调力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通过股份制改造,促使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晰股权、健全财务会计制度、避免同业竞争、减少并规范关联交易、降低对客户的重大依赖、提高持续经营能力,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加大企业挂牌上市培育力度。对挂牌上市后备企业进行分类指导,重点从委上市资源库的企业中选择。对于行业特殊、产业缺乏相近性企业、混改条件不成熟企业,优化提升管理水平, 全面对标上市标准,倒逼企业内在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治理水平和盈利能力,鼓励综合运用各项有利改革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骨干员工持股等相关改革试点,以改革添动力。对于充分竞争企业、发展态势良好、缺乏规模优势条件的企业,加强委层面的工作力度,统筹各方力量,优化资源配置,改变原来单兵作战模式,加强统筹各集团力量,对优质资产、业务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加快培育壮大上市主体,集中力量做好培育工作。


5.支持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积极构建梯次推进格局,支持主业突出、盈利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到主板上市。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到创业板或科创板上市。引导和帮助更多符合境外市场上市条件的企业赴香港联交所等境外主要资本市场上市。支持初创型和“专精特新”企业在新三板和石家庄股权交易所挂牌。加强与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河北证监局、河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沟通对接,在依法合规和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抓住企业发展窗口期,压缩辅导验收时间,支持企业尽快向证监会或交易所提交申报材料,提高注册审核成功率。


(三)大力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以打造一流企业,培育市属国有企业上市和专精特新企业为引领,稳妥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业务板块专业化整合,做精做强主业,加快形成一批“小散弱”清零、板块清晰、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聚焦骨干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围绕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聚焦产业链和创新链关键 环节,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增强产业链的控制力、带动力和上下游资源配置效率。


1.加强研究论证,有序推进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深入调研,对监管企业间的重组整合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适时启动重组整合程序。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整合“小散弱 ”企业,推进主业相近、产业相同的企业合并。


2.推进监管企业与央企的重组整合。以京雄保一体化协同发展为契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寻求与央企重组整合的机会。


3.围绕重点行业板块,推进专业化整合。按照板块、行业分类,通过实施股权多元化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专业化整合,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集中资源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团。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委党委监管能力提升三年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指导下,强化组织保障,健全机构、配齐力量,精心谋划部署,细化任务措施,确保改革攻坚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二)加强学习调研。严格落实委党委工作要求,加强改革政策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和调查研究,加快推进改革攻坚能力全面提升。


(三)着力改革攻坚。集中精力推动重点改革事项,逐条逐项尽快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决不能因为拖拖拉拉延迟改革攻坚步伐,更不能因为急躁冒进引发系统性风险,影响社会稳定。


(四)注重改革实效。坚持把实施改革攻坚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针对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寻求改革的思路方法,积极探索实践,及时总结推广,把改革成果转化为推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













附件 3



财务管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委党委关于开展监管能力提升三年专项行动的要求,突出财务管理“支撑战略、支持决策、服务业务、创造价值、防控风险”功能作用,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能力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增强能力、提高素质、提升效能、树立形象为目标,以加强学习培训、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履职尽责、狠抓工作落实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提升财务金融专业化监管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加强现代财务金融知识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专业水平。委机关财务管理相关岗位人员做到熟悉会计基础知识,看懂企业基本财务报表,熟练运用专业知识,掌握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市国资委专业化监管水平明显提高。督导监管企业提升财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依法合规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确保企业财务风险安全可控。


三、重点任务


全面提升委机关干部财务管理能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财务、会计、金融等基础知识储备不足,知识更新不及时等问题,结合个人能力、知识结构,适配个性化需求,工作学习两不误,通过学习做到普通机关干部掌握财务基本知识,专业岗位人员精通专业知识。


(一)学习掌握专业知识


一是学习金融知识。通过财务数据统计分析报表了解基本情况,了解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债券及与财务管理相关的知识,增强防范重大风险的能力。


二是学习内部控制知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落实规章制度


一是完善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按照《市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管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和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以企业近三年年末平均负债规模和平均资产负债率为基准线,以负债规模超过基准线5%、资产负债率超过基准线5个百分点为预警线,以负债规模超过预警线5%、资产负债率超过预警线5个百分点为管控线,实行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管控”。


二是强化生产经营风险意识。监管企业严禁开展高风险业务,从严控制新设非主业贸易性公司,严控低毛利贸易业务,严禁融资性贸易和“空转”“走单”等虚假贸易业务。


三是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以“管控总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为原则,持续推进监管企业低效无效资产清理处置工作,切实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进一步督导监管企业以减存量为重点,减轻包袱,瘦身健体,优化资产结构。


四是严格规范担保管理。督导监管企业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履行决策程序,严格审核担保人和被担保人条件,严格担保资产处置程序,严格执行担保事项报告制度。


五是实施债券年度计划管理。监管企业制定年度债券发行计划,未纳入年度发行计划的债券项目原则上不得发行,年度债券发行规模原则上不得超过年初制定的预算目标。


(三)加强数据统计与风险预警监测


一是加强财务数据统计分析。推动监管企业充分利用“国资监管云”系统,发挥财务大数据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债券发行、审计、业绩考核、党委巡视、纪检监察等管理工作,及时预警发现问题,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做好监管企业债务风险监测预警。对监管企业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连续6个月超预警线的要重点关注,对连续6个月超管控线的要纳入重点管控名单,结合企业现金流和亏损情况,督导纳入重点管控名单的企业“一企一策”制定债务风险处置工作方案。督导各监管企业加强对子企业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的预警监测与监督管理,强化子企业资产、财务和业务独立性,减少母子企业、子企业与子企业之间的风险传导。


三是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企业是债务风险管控的责任主体,党委书记、董事长是第一责任人,企业领导班子集体对企业债务风险承担整体责任。将风险管控目标纳入企业领导班子经营业绩考核目标体系,风险管控情况与企业负责人薪酬挂钩。


四是发挥监管合力,筑牢风险底线。各相关处室切实加强对企业的业务指导,重点从投资规划、财务监管、考核分配、资本预算、产权管理、内控管理、监督追责和干部任免等国资监管的各个环节综合施策,完善监管体系,发挥监管合力,筑牢风险底线。


五是加强监管企业财务管理培训。坚持理念创新、学以致用、问题导向、以点带面原则,从业务学习机制向培养工程转变,形成监管企业内部人才管理和外部培训双螺旋机制,建立财务人员培训档案,对培训效果进行绩效考核,不断提升财务人员政策运用水平、业务把控能力、职能判断力和业务实操技能,打造高端、中高端、基层兼备的梯队式财会人员队伍。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折不扣落实市国资委党委决策部署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实施财务管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按照市国资委处室职责,配齐岗位人员,明确任务目标,细化责任到人,推进任务落实。


(二)加强学习调研。专业岗位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会计、金融、审计专业培训学习,及时掌握国家、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岗位工作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和工作水平。








附件 4



资本运作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委党委关于开展监管能力提升三年专项行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开展资本运营的组织指导,解决资本运作工作中存在的知识不足、意识不强、经验缺乏等问题,全面提升委机关干部资本运作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市委“11258”总体要求,以“绽放新颜值、跑出加速度”为工作遵循,弘扬“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拼搏奉献”的国资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指导推动监管企业以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开展资本运作,优化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为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资本运作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掌握资本运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资本运作的途径和方式,增强资本运作的意识和能力,结合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实际,推动企业开展投资并购、重组整合等资本运作,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重点任务


(一)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


一是提高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管控能力。推动投资运营公司继续调整优化总部职能和管控模式,由传统生产经营型管控模式向战略型管控模式转变,通过授权放权,推动具体生产事项下沉,投资、运营功能上移,提升集团决策效率和市场反应能力。


二是增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融资能力和运作能力。根据功能定位和发展需要,通过资产划转、股权注资等方式,壮大投资运营公司资本规模,聚集形成核心资产,提高资本市场信用评级,增强筹融资能力,为充分发挥投资运营公司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作用奠定基础。


三是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平台功能。鼓励支持投资运营公司通过兼并、收购等多种手段,推动国有资本有序流动,实现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充分发挥投资运营公司国有资本放大功能,鼓励支持投资运营公司通过资本市场撬动社会资本,运用兼并、收购等多种手段积极参与京雄保一体化新格局、雄安新区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发展战略项目,实现国有资本布局优化。


(二) 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的引导功能


一是不断提高国有资本回报水平。推动监管企业实现高质量稳增长,切实提高整体盈利能力,全面落实出资人收益权,将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纳入经营业绩考核范围,上缴国有资本收益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增幅与实现净利润增幅同步匹配。


二是优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支出方向。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及我委“十四五”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规划的要求,不断深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工作,实现预算资金与监管企业改革发展有机结合,与短期调整和远期目标有机衔接,与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有机融合,逐步加大预算的资本性支出,减少费用性支出。


三是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监督。事前加强对企业预算编制的指导,指导企业科学申报项目;事中定期反馈预算项目进展情况及预算资金使用情况,确保预算资金及时到位,安全使用,发挥效益;事后开展绩效评价,自评与重点评价相结合,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今后预算支出安排的重要依据。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提高认识


全面强化资本意识,通过系统学习掌握资本运作的专业知识,着力补齐资本运作实践短板,提高善于运用资本运作的思路和方式推动监管企业防控化解风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调整国有资本布局等工作的意识。


(二)强化协同配合


资本运作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在监管能力提升三年专项行动的大框架下,与干部人才管理能力提升、投资管理能力提升等其他专项行动协同联动,同步推进,形成合力。




附件 5



考核激励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委党委关于开展监管能力提升三年专项行动的要求,更好地解决考核分配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充分发挥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在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充分发挥激励约束作用中的导向作用,为监管企业提供制度保障、政策支持,加快推进考核激励工作再上新台阶,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坚持正确导向,抓好政策落实,优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考核分配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着力发挥业绩考核引领带动和收入分配杠杆撬动作用,激发企业发展强劲动力,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工作目标


突出考核重点,增强业绩考核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科学确定考核目标,持续优化考核指标,精准核定考核结果,确保委党委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地落实。深化监管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能够充分调动各类员工积极性的监管企业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灵活运用各类政策工具,聚焦关键技术、关键岗位、关键人才、关键任务,进一步加大激励力度,不断完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


三、重点任务


(一)扎实推进经营业绩考核,充分发挥考核引导作用


紧紧围绕中央、省、市有关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工作总体目标,以考核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强制性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科学设定考核指标,考核指标设置要紧紧围绕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带动引领和收入分配正向激励作用,调动企业管理者的动力。适时修订完善考核办法,不断完善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提高考核的准确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推动监管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二是重点强化对监管企业的分类指导、分类考核。把对照一流目标,查找自身差距,制定整改措施,尽快做强做优,作为今后实施分类考核工作的重点。三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定科学合理和有挑战性的目标,引导企业审慎决策,创新经营,创造价值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监管企业的考核指标体系,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兼顾企业具体承担的改革任务,根据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发展战略以及功能定位、经营性质和业务特点,科学规范实施分类考核。根据企业性质及经营情况,考核指标根据需要从财务指标、经营管理、制度建设、发展战略、改制重组、招商引资、盘活资产、优化投资、社会责任、安全维稳、防控风险、预算管理等方面选取。在原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设分类考核指标,以调整优化部分不适应当前形势需要的考核指标,用更加能够真实反映企业在任期内经营成果的考核指标来替代。


(二)大力推行全员业绩考核,做到责任压力层层传导


不断深化全员经营业绩考核,以全员经营业绩考核为抓手,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工作责任,细化管理标准,优化组织流程,实施精细化管理。一是督促企业在内部建立起“人人身上有指标,千斤重担大家挑”的考核工作机制,使全员考核工作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无缝链接的考核工作格局,做到考核全覆盖,覆盖从企业主要负责人到企业副职及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从集团总部传递到二级及以下各层级子企业及全体干部职工。把考核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做到压力和责任层层传导;二是全员业绩考核与员工薪酬奖惩挂钩,通过全员经营业绩考核,促进企业深化内部制度改革,真正起到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坚决防止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杜绝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现象。三是企业薪酬分配制度要按照业绩贡献决定,一岗一薪,易岗易薪,调动全体职工工作积极性,建立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人才薪酬制度推进“一岗一薪”和“易岗易薪”机制。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薪酬分配改革,坚持效益为先,全面建立健全工资效益同向联动机制,薪酬参照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并结合企业经济效益,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要合理拉开工资分配差距,调整不合理过高收入,推动薪酬分配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和一线关键苦脏险累岗位倾斜。


(三)强化对标考核,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加强考核对标对表,牢牢把握对标评价重要抓手,引导企业向行业一流看齐,对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等情况开展全面诊断,持续提高企业运营质量和资本回报水平。开展行业对标,与全国行业平均值对比,与全国同行业先进值对比。通过对标找差距、补短板、扩优势,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和国有资本收益,切实把开展行业对标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一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对标考核管理机制,努力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对标工作格局。二是指导企业根据本企业所处行业和发展战略,树好对标标杆。标杆企业的选择,既要符合本企业的实际,又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要积极寻找省内、国内甚至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企业纳杆范围。在选择标杆企业的过程中,要突出全面、系统,保证数量和质量。三是对照标杆企业,广泛深入地开展经济技术和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对标工作,从中发掘自身优势,找出差距和不足。对照薄弱环节,制订出追赶跨越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分阶段、分层次、分步骤抓好落实,确保对标工作取得实效,以对标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企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把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作为重要工程, 切实承担主体责任,明确任务目标,进行任务分解,细化工作措施。成立由分管委领导任组长,考核分配处全体干部为成员的考核激励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相关工作的组织推进。


(二)加强学习培训。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专题培训、讨论交流、岗位练兵、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等方式,立足实际, 多途径、全方位开展学习培训。采取深入企业面对面督导推进、考察学习快速推进、横向比较补齐短板整体推进等措施,加强对已出台各项制度规定的理解和推动,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水平。


(三)创新工作机制。围绕考核激励能力提升工作总目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突出问题导向,将解决薄弱环节作为工作着力点。制定评估办法,年初有计划、每季有安排、学习有考核、年终有总结,确保各项措施可操作、可检查、可评估,以国企改革发展和考核激励工作实绩检验三年专项行动成效。


















附件 6



产权管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委党委关于开展监管能力提升三年专项行 动的要求,全面提升全市国资系统产权管理工作能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加快推进产权管理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相关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党委的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加快建设一流企业为目标,提高政治站位,拓宽全局视野,弘扬改革精神,着力完善产权管理制度,着力提升监管能力,着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动市国资委系统产权管理工作在新阶段迈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产权管理作为国有企业的一项核心业务,是促进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推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关键环节,在国企国资改革工作中具有重要战略性意义。加强国有企业产权管理,提高资产运营效益和控制能力,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现代产权管理制度,为国有经济充分发挥影响力和控制力奠定坚实基础。到2024年,产权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业务流程更加优化,审核时间进一步缩减,并按照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要求,做好从改革方案设计,到资产评估定价,再到产权交易流转的产权变动全链条监管,筑牢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篱笆,产权管理工作监管边界进一步明晰,市国资委对监管企业和重要子企业产权管理事项直接精准到位,监管企业对其他子企业全面履行产权管理职责,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监管到位、保护严格,产权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得到全面落实。


三、重点任务


(一)夯实产权管理基础工作,优化国有资本结构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国企国资、产权保护等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补齐重大制度短板的指示精神,严格做好产权登记、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产权基础管理工作。发挥好产权登记监管作用,强化产权“生、死、变”全链条监管,助力推动监管企业间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同类业务的重组整合,推动不同管理级次的企业整合重组,实现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调整。发挥好资产评估价值门槛作用,促进企业规范管理,提升资产评估审核能力,织密防流失的安全网。2022年,开展监管企业产权登记专项清理行动,对存量问题进行集中整改,确保产权登记数据全面、真实、及时体现企业的资产分布及变动情况,为实施监管企业重组整合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完善产权管理相关重要制度,制定出台《监管企业选聘评估机构的管理办法》,并全面梳理各项管理制度,不断适应国企改革发展新形势和国有资产监管新要求;规范产权转让,确保依法合规。企业应严格按照“应进必进、能进则进”的公开进场交易要求,规范企业资产进场交易行为,确保资产交易依法依规顺利进行。


(二)盘活低效无效资产,改善资产运营质量


以减存量为重点,持续推进监管企业低效无效资产清理处置,切实帮助企业减轻包袱、负担,发挥瘦身健体效应,进一步优化企业资产结构。严格执行国有资产评估、国有产权进场交易等制度规定,灵活、高效、有序处置一批存量低效无效资产,“因企施策”予以指导支持,督导监管企业按计划完成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工作。


(三)支持重点企业信用评级,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按照“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要求,制定评级目标,落实工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优化重点国有企业运营质态,提升集团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到2022年底,全市力争打造1家“3A”级、7家“2A”级平台公司。


(四)加强企业债券发行管理,提升债券风险防范能力


压实监管企业债券发行主体责任,督促企业针对债券“发、用、还、管”四个环节,对债券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定出台《保定市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探索将债券发行管理纳入产权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对监管企业债券发行品种、规模、期限、用途、兑付等关键信息进行实时监测,提高动态管理水平。2022年,将年度债券发行计划纳入预算管理,对纳入债务风险重点管控名单的监管企业严格发行审批,严控债券发行规模,对效益好的监管企业鼓励加大债券发行力度,调整优化债券品种和发行期限,债券发行规模实现增长;通过地方国有企业债券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与人行、证监等部门的信息交流共享;对监管企业逐月填报的存续债券信息进行台账式管理,及时发现、化解可能存在的风险,督促企业到期债券按期兑付。


(五)加快管理职能转变,提升全覆盖监管能力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围绕管资本为主加快转变国有资产监管职能,实现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全覆盖的指示精神, 履行好出资人职责,突出对产权变更和交易等方面的监督,加快转变管理职能,在坚持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信息化,更好发挥产权登记、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系统信息化监管优势和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分析功能,加快运用信息系统做好全流程、动态监管,探索通过信息系统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按照“防流失、促流转”的定位,坚决清理存量问题、遏制增量问题,督促监管企业健全长效机制,补齐制度短板和漏洞,严格执行产权管理制度,提升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2022年开展产权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专项行动,按照国家和省、市产权管理规章制度及政策要求,采用“随机抽取企业、随机抽取项目”方式,对监管企业产权登记、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工作进行全面排查,提升监管企业产权管理工作质量。


(六)提高岗位胜任力,提升监管和服务企业能力


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会负责,不断政治觉悟和政治执行力,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精通所在岗位政策规定,熟悉其他产权管理政策规定,通晓国资监管其他政策规定,通过不断提高岗位胜任力,更好地监管和服务企业。2022年强化对监管企业重要子企业和其他子企业穿透式监管,并动态调整重要子企业名单,避免出现产权管理的空白点;做好新划入企业的产权管理业务培训和产权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监督工作,采取集中培训、单独培训等方式对监管企业产权管理部门人员进行培训,及时传达最新政策、知识;积极参加国务院国资委组织的产权管理业务培训班,充分运用好河北干部网络学院专题网班、“国资大讲堂”等各类培训,动态掌握产权登记、资产评估、产权交易、股权管理、债券管理等业务板块专业知识;涉及重大事项,经过委领导审核、主任办公会、党委会研究程序,从办理时效、办理过程、办理质量三方面改进优化产权管理业务流程。


四、保障措施


产权管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是委党委谋划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做好组织实施工作,达到领导放心、企业满意、个人提高、工作争先的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政治站位,把产权管理能力提升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举措到位。成立由分管委领导任组长,产权处处长任副组长,产权处全体干部为成员的产权管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新情况、处理新问题,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二)强化理论学习。通过不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重要论述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经济管理方面的政策,掌握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熟悉企业基本情况。


(三)搞好服务保障。加强产权管理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产权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坚持主动下沉、上门服务,全力抓落实、 抓推动、抓指导、抓服务、抓保障、抓监管,确保监管企业产权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四)开展监督检查。建立重点工作调度、督查、通报制度,加强跟踪督促,定期总结工作完成情况和实施效果,认真梳理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产权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维护国有资本安全,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五)建立长效机制。以制度规范执行为抓手,重点关注监管企业产权登记、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工作制度执行情况,对股权管理授权放权事项开展事中事后评价,及时总结产权管理能力提升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形成长效机规范产权转让,确保依法合规。企业应严格按照“应进必进、能进则进”的公开进场交易要求,规范企业资产进场交易行为,确保资产交易依法依规顺利进行。








附件 7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国资委关于开展监管能力提升三年专项行动和保定市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提升委机关干部及监管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委系统科技创新工作跨入新阶段,进一步提升国有资产监管专业化、体系化水平,实现全市国企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批有竞争力、有实力、能盈利、能扛事的国有企业,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关于科技创新各项决策部署,以《保定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为指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将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摆在科技创新工作的核心位置,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方向,在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统筹推进,走出一条以创新驱动引领高端发展的探索之路,奋力开启国资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出新步伐,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二、工作目标


按照市委“11258”总体要求,以“绽放新颜值、跑出加速度”为工作遵循,弘扬“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拼搏奉献”的国资精神,紧盯关键任务,激发联动效应,使我委监管企业整体科技创新水平再上新台阶,创新实力显著增强,创新投入稳步提高,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提升,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有效落实,创新政策体系更加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取得重大突破。


三、重点任务


(一)专业化学习研究科技创新相关政策。学习领会最新科技创新政策法规等文件,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政策支撑。针对科技创新政策面宽且配套措施和方案多,既有任务要求,也有政策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周期长,涉及归口管理的市直职能部门多等问题,从科技创新总体规划布局、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等方面进行衔接,做到既吃透用好政策,又能争取到多维度政策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二)系统化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及举措。按照科技创新最新政策精神,结合我委系统实际,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工作思路,按照《保定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要求,系统化及时跟进抓好相关政策落实,持续推动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参与重大科研项目、专利转化应用、数字平台建设等工作,优化研发布局结构,力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三)常态化调度监管企业科技创新推进情况。指导督促科技创新重点企业制定科技创新工作计划,强化统筹调度,以多种形式调度科技创新重点监管企业工作进度,梳理分析监管企业科技创新情况,强化监管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理念,充分激发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有序实施。


(四)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加快培育委系统创新主体,推动创新资源向创新主体集聚、创新政策向创新主体叠加、创新要素向创新主体流动,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我委系统发展紧密结合。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求重点企业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或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企业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切实把科技创新摆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建立高效统一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战略谋划、科学决策、组织协调、政策制定、指挥落实、工作推进上形成强有力的领导体系。围绕任务安排,做好相关工作衔接,强化责任目标和重点项目落实,形成有效的组织保障体系,形成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二)强化政策落实。以需求为导向加大政策创新力度,紧紧围绕产业需求、企业需求和创业需求定措施、建体系、强支撑,增强政策可操作性、精准性。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等方面争取政策政策。


(三)加强跟踪服务。聘请重点科技领域及重点产业结构所涉的相关领域、行业专家组成顾问团队,为我委监管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加强对企业创新工作跟踪服务,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四)强化调度推进。深入查摆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调度、查漏补缺、完善措施、改进提升,确保专项行动持续用力、夯实效果。总结专项行动经验做法,全面评估效果,对科技创新工作目标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建立完善科技创新长效机制。

















附件 8



风险防控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委党委关于开展监管能力提升三年专项行动的要求,认真履行监管责任,落实企业防风险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委机关干部风险防控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市委“11258”总体要求,以“绽放新颜值、跑出加速度”为工作遵循,弘扬“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拼搏奉献”的国资精神,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在市国资委风险防控工作中落实落地,确保经济稳健运行、大局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工作目标


坚持红线意识底线思维,聚焦风险防控能力“增强”与“提升”,立足风险“防范”与“化解”,坚决严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重大风险底线。坚持查改并行,分级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分步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以“紧盯风险,织密防控网,坚决确保企业行稳致远”为目标,坚持聚焦问题、突出重点,坚持防化并举、预防为先,坚持标本兼治、源头治理,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置重大风险隐患。力争 2022 年底市国资委系统经济领域风险、社会稳定领域风险化解取得显著成效,确保做到企业债务整体可控、资金链基本安全、生产经营保持稳中有进、社会环境稳中向好、党风廉政建设明显好转。


三、重点任务


(一)强化业务能力提高


一是组织学习培训。组织和指导监管企业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讲座、业务辅导、以干代培等多种形式,重点学习党的建设、风险防控、风险制度建设等业务知识。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积极配合实施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探索建立高危行业企业一线从业人员培训实名制管理方法路径;组织好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


二是深化岗位练兵。指导监管企业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立足岗位特点,认真学习行业业务知识,抓好经常性的业务指导和培养,交任务,压担子,力争使每名风险防控人员都成为“业务通”,提高全员的业务能力。


三是做到学以致用。用学到的新思维、新观点、新理念指导风险防控工作,做到学用结合,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提升,定期收集风险防控工作的创新意见和建议,对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积极落实,理清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不断增强风险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二)加强重点风险防范


一是严控资金风险。加强对监管企业融资、投资的监测,督导集团公司对债务负担重、营运资金紧张、资金链脆弱的子企业加强监控力度,防止局部资金链条断裂引发系统性风险。加强银企对接,指导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联系,增进相互信任,拓宽融资渠道。强化企业协同合作,加强监管企业之间、市属国有企业之间协同合作。大力盘活存量资产,鼓励国有企业采取重组整合、转型升级、租赁承包、合作利用、资源再配置、资产置换或出售等方式实现闲置资产优化配置,盘活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加大资金集中管理力度,探索建立现代资金管理制度,优化专项资金等特殊资金的集中管理方式,扩大资金集中范围,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全面防范融资风险,指导企业全面改进和提升财务管控水平,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建立资金支付分级管控体系,确保集团管控范围内的单位资金业务审核全覆盖。督导企业构建“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认真分析、定期调度所属子企业资金情况,拓展融资渠道,统筹安排使用资金,统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确保企业资金链安全。


二是严控债务风险。对高负债企业继续实施负债率、负债规模双管控,逐户明确资产负债率管控目标,督导企业完善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将重点企业资产负债率纳入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与企业考核档次、薪酬挂钩,指标完成情况将直接影响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分数、级别及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水平。督导企业建立健全债务风险控制机制,实行企业发债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发债的管理,合理安排债务结构、期限,全面梳理偿债压力情况,确保到期债券融资按时兑付。


三是严控经营风险。做好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加强经济运行动态监测,严格投资管理,严禁从事高风险业务,深入开展对标挖潜降本增效活动,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督导企业从严控制高风险业务。严禁开展融资性贸易、金融衍生品等;利用5G 、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创新技术与实体产业融合应用,加速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稳步提高实体经济比重。督导企业开展“提质增效、减亏增盈”专项行动。企业要厘清亏损板块和盈利板块,狠抓“两头”,对盈利板块在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增加盈利;对亏损板块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实施台账式管理,减少亏损;将提质增效、减亏增盈目标落实情况纳入到企业领导班子年终考核,层层落实增盈减亏任务。督导企业严格落实投资经营“十个严禁”和投资监管办法。严禁对国家、省、市公布的限制类、淘汰类项目进行投资,严禁超越自身管控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避免非理性投资形成无效低效资产。督导企业加强法务管理。健全合规管理体系,强化合同管理、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建设,做实规章制度、经济合同、重大决策三项法律审核,抓好事前防范、事中处置,强化对重大法律纠纷的管理,充分发挥法务工作在企业风险防范中的保障作用。


四是严控社会稳定风险。坚持红线意识、底线思维,扎实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社会稳定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市委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现代化的有关工作要求,全面提升市国资委系统应急保障综合能力,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抓好安全生产。与监管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面压实监管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激发企业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内生动力;强化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提高事故情况、责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活动和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比重,切实发挥好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防范化解信访风险。坚持人民至上,将“事要解决”放在首位,着力解决企业职工信访问题。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实行领导干部分包企业、信访接待日等工作制度,在国资系统内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实行因案施策,对症下药,及时办理,确保案结事了。同时做好重要敏感时期应急值守工作,做到“北京不去、河北不聚、保定不出事”。做好疫情防控。督促监管企业认真落实属地网格化管理要求和行业主管部门政策要求,及时、精准贯彻各项防控工作部署,抓实各项防控措施,强化高危行业、高风险企业点对点调度;指导企业严格落实复工复产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五是严控党建领域风险。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牢把握化险为夷、转危为机战略主动权,把党风廉政建设成果转化为风险防范化解成果。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潮,切实把理论武装成果转化为推动国资国企防范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指导监管企业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和年度任务安排,深入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把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防范化解风险的坚强战斗堡垒。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加强教育引导,严格监督检查,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盯住“关键少数”和重点领域,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从机制上防范化解风险。


(三)优化改进风险防控业务流程


一是提升风险监测预警和防范化解能力。指导各监管企业进一步完善重大经营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长效机制,强化重大经营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不断提升重大经营风险防控工作科学性和精准性,对重大经营风险事件快速反应、及时报告。


二是深化内控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指导企业强化组织领导,深入推进内控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工作方式方法,聚焦关键业务、改革重点领域、国有资本运营重要环节,查找制度缺失,及时改进完善措施,确保体系完整、控制全面、运行有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三是健全重大风险防控机制。积极采取措施,强化监管企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过程管控,结合内控工作中发现的经营管理缺陷和问题,综合评估监管企业内外部风险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应对方案,及时有效做好企业间风险隔离,防止风险扩散,避免发生系统性、颠覆性重大经营风险。


(四)风险防控创新性工作措施


一是完善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督导监管企业进一步完善内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监管企业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督促企业“一企一策”制定债务风险处置工作方案,确保稳妥化解债务风险。严格实行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管控”,将资产负债率纳入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范围,促进企业资产负债率逐步回归合理水平。


二是加大企业经营管控长效机制。严控投资风险,国有企业每年对重大投资项目开展专项审计。提高法律风险防控能力,加强企业规章制度、经济合同和重要决策法律审核,推动企业建立法律审核业务档案,2022 年在重点监管企业推行。严控国有企业脱实向虚,严禁开展融资性贸易,加强对融资性贸易开展专项整治,加快构建融资性贸易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三是全力防范化解融资风险。以企业资金稳定发展战略为根本,标本兼治,上下联动,远近结合,内外统筹,变被动为主动,努力保证融资接续安全。加快各类资产盘活,全面推进改革发展,确保企业长远发展资金需求,努力实现监管企业运营状况根本好转。


四是强化运行制约监督。进一步加强对大宗物资采购、大额资金往来、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风险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等部门和岗位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弥补管理漏洞,处置各类风险;加大对风险较大单位的巡察力度,开展专项巡察、提级巡察,着力发现苗头、狠抓整改,严肃执纪问责,形成高压态势。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国资委成立风险防控化解领导小组,统筹负责本方案的组织实施。各监管企业成立相应领导机构,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责任领导、责任处室对照目标任务,强化担当意识,压实责任、细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各阶段工作如期完成。


(二)搞好服务保障。委机关干部加强风险管理知识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坚持主动下沉、上门服务,全力抓落实、抓推动、抓指导、抓服务、抓保障、抓监管,为监管企业防范化解风险、促进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强化监督检查。建立重点工作调度、督查、通报制度,各处室对分管领域风险加强跟踪督促,不断提高风险防范化解的针对性、有效性,维护国有资本安全。


(四)严肃追责问责。市国资委对监管企业风险防控化解工作开展不定期督导检查,对未及时报告或风险处置不力造成较大影响的企业,进行专项稽查、通报批评;对因主观原因导致发生严重财务危机,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企业严肃处罚;对不作为、不担当的企业负责人,加大问责惩戒力度。


(五)妥善做好舆情应对。指导各监管企业牢固树立舆情工作无小事的理念,统筹做好舆情监测、舆情处置和舆论引导各项工作,加强分析研判和持续跟踪,下好先手棋、把握主动权,从早从快、主动稳妥做好负面舆情处置引导工作。


(六)建立长效机制。以内控体系建设为抓手,重点关注战略风险,高度防范决策风险,审慎对待投资风险,严格控制财务风险,高效率解决法律风险,及时总结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进一步完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附件 9


干部人才业务监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委党委关于开展监管能力提升三年专项行动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委系统干部人才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提升服务大局和服务基层能力,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干部奋力争先、比学赶超,培养一支政治素质硬、业务理论精、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符合适应新阶段新时期国资国企监管工作新要求新任务的现代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为国资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好干部人才保障支撑,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要求,以增强能力、提高素质为目标,以加强学习、转变作风为重点,把国资干部队伍锻造成一支政治上坚定可靠、工作上勤奋努力、学习上坚持不懈、作风上务实重干、氛围上团结和谐、生活上洁身端行的过硬干部人才队伍,为服务监管企业和委属单位,推动国资国企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为激情奋进十四五,再造一个新保定,建设现体化品质生活之城,跑出加速度,纵放新产值,做出新贡献。


二、工作目标


勤学善思,进一步完善独当一面的知识储备。时代发展永不休止,工作学习永无止境。全体干部加快知识更新,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完善线上线下全员学习制度,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学什么,做什么钻什么的思路,积极引导全体干部养成能够坐下来读书、静下来思考、沉下去调研的良好习惯,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提升思想境界,增强工作本领,在学习中熟悉本岗位工作流程和专业知识,补足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形成小习惯,提升大素质,努力打造一支独当一面、一专多能的学习型、业务型、复合型干部队伍。


谋事成事,进一步提升攻坚克难的能力素质。围绕新时期国资监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担负的新任务,把执行好、落实好中央、省、市和委党委的决策部署作为首要责任,积极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改革、产业转型升级、防范风险化解等重点领域和关键部位接受考验、锻炼能力、增长本领,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在重点难点工作中比干劲、想办法、看进度、赛水平、争第一,努力提高企业单位对机关工作的满意度。加强实践锻炼,坚持小训练,促进大成长,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


拓展思维,进一步提升创新发展的本领水平。针对新时代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提出的新要求,增强学习紧迫感,练就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继承和发扬国资监管工作的好传统、好经验,吸收借鉴中央、省以及先进发达地区兄弟单位的好思路、好做法,在此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熟悉掌握经济领域新方针、新政策,加强对基层一线的调查研究,了解行业新业态和企业创新发展新情况,仔细寻找,点滴发现,多提新思路、新对策、新思想、新观点。知行合一,小事常做,善抓关键环节、攻坚要害部位、克服主要矛盾、解决具体问题,用创新性思维提升系统性工作能力。


三、 重点任务


(一)增强自觉学习意识,不断提升干部履职专业素养。一是加强综合学习。强化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着力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不断从中汲取力量,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引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持续深化对党忠诚教育,面对困难和诱惑,保持过硬的政治定力,把党和人民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以交流研讨等活动为载体,常态化组织机关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资监管各项业务知识,鼓励机关干部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和各种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依托国资报告等优秀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学习平台,通过晒成绩、大讨论等方式,督促干部上好“指尖上的课堂”,不断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专业水平,以充实理论知识,丰富干部头脑,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有情怀、有格局的国资监管人才队伍。


(二)丰富学习平台载体,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开展“大学习”,不断改革工作方式方法,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适时组织委机关领导干部分批次赴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或知名高校开展学习培训。重点围绕党的基本理论、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执政能力建设、企业管理、产业升级创新等专题,举办国资国企大讲堂。由委领导、处室主要负责人、高水平专家学者、具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家开展专题讲座。扎实推进干部网络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领导能力、执政能力和各项业务能力,县级领导干部年度在线学习不低于 50 课时、科级干部不低于 80 课时,强化督查和在线测试,提升网络培训效果。做好各级关于各项监管运营制度和专业知识的上下贯通、对应对接、全面覆盖,发挥好国资国企系统化监管整体效能,采取“集零为整、化整为零”的培训方式,统一规划,分别实施,坚持精准施教抓好业务学习,分类举办财务、金融、审计、 改革、党建、法律等专题学习培训。各处室以职能业务对接为主,以职能处室为主体,针对企业政策业务需求和短板弱项,采取集中培训、跟班轮训等方法,分类分别加强监管企业对口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促进国资国企监管运营工作思想对接、体制对接、业务对接。针对专业工作需要,开展模块化局部学习培训,采取务虚会、座谈会、交流会、论坛等形式,加强学习交流,开展研讨交流,取长补短;鼓励机关干部报考注册会计师、律师、证券、期货、经济师等各类证书,在各类学习培训中提升干部人才系统化能力素质。


(三)加大干部优化调整,充分发挥国资监管整体效能作用。一是实施定岗定责。科学设置岗位,进一步优化调整委机关各处室岗位设置,提高运转效率和工作活力。全面实施定人定岗定责工作制度,理清机关干部岗位设置、工作职责、人员编制等内容,厘清职责边界事项,减少职能交叉,制定形成全委干部岗位职责说明书并进行公布,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做到人岗相适。贯彻落实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规定,大力整治人岗不适问题,调整选派专业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到关键岗位, 努力形成有利于干事创业、出勤出功、出力出彩、奋发作为的良好环境,坚持事业为上,选任专业能力强、业绩突出的干部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二是加强干部交流。注重横向交流,开展机关干部内部轮岗交流活动,原则上一般干部在同一岗位任职满5 年的应当进行处室内部轮岗交流,正科领导干部在同一岗位任职满5年的应当进行机关内部轮岗交流。注重纵向交流,统筹做好干部挂职选派交流活动,结合市委组织部工作要求,选派机关干部到系统企业单位基层一线挂职交流,适时引进兄弟单位,县区干部到我委挂职交流。做好委机关和委监管企业干部人才双向交流,定期选派机关年轻干部到监管企业挂职任职,适度遴选优秀年轻企业经营管理者到机关挂职。加强年轻干部实践锻炼,分批次重点选派80后、85后、 90 后优秀年轻干部到企业基层一线挂职锻炼,挂职时间不少于半年。探索聘任专业化人才工作, 根据国资监管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引进专业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


(四)创新企业人事制度,有效激发企业人才队伍活力。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牵引,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加大企业组织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促进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用好现有人才,以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为重点, 紧抓人才“选用育留”关键环节,强化考核约束,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将人才工作纳入监管企业考核体系,深化人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深化成果转化制度改革,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加大立足岗位培养人才的力度,优化人才成长成才环境,大力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契约化管理、员工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措施,激发企业人才内生动力,在推行落实各项制度中不断发现、识别、培育、选拔、使用人才,把优秀人才选拔上来。


(五)加大年轻干部培养,保持国资监管专业队伍高质量发展。提升年轻干部理论素养,强化对年轻干部的政治引领,推动年轻干部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家国情怀,有计划地安排鼓励年轻干部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挂职交流、考察实践。提升年轻干部实干能力,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年轻干部丰富阅历、增长才干、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序推进年轻干部多岗位锻炼,持续引导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磨砺品质,提高解决复杂局面、复杂问题的工作能力。坚持以老带新、搞好传帮带, 积极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引路搭桥、排忧解难。建立年轻干部培养台账,重点关注年轻干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情况,精准制定年轻干部培养计划,做到整体性规划、差异化培养。


(六)落实干部管理制度,持续激发干部正确干事的内生动力。一是增强政治担当。始终突出政治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着力强化干部政治担当、使命担当、责任担当意识,面对矛盾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困难要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要敢于承担责任,以敢碰硬、敢破难、敢为先的精神,竭力破解目前一些干部存在的颓态、浮态、老态等问题,围绕国资委党委中心工作,引导干部充分用好干劲、韧劲、巧劲,破解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立足岗位实际,引导机关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到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在艰苦环境和各种风浪中磨砺意志、积累经验、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对照德能勤绩廉和五好干部标准,以工作实绩检验干部个人的政治素养。二是深化作风建设。加大平时考勤考核力度,着力通过日考勤、周记实、月总结、季评鉴等措施,按照岗位职责,分解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大力推进机关作风建设,严惩慵懒散、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引导干部树立为民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守住廉政底线。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防控工作,加强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教育,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常态化开展工作纪律、作风纪律、值班值守、请销假制度等情况检查,进一步严肃会风会纪,推动干部增强纪律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对违规违纪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年度各类评优评先资格。每年度组织监管企业对委机关各处室服务企业的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对评议结果为末位的进行约谈,连续两年为末位的进行组织调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成立干部人才管理能力提升专 项行动领导小组,由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委领导任副组长,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处和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处,负责日常工作,确保按计划完成工作目标。


(二)精心组织,落实工作。按照统一谋划,分别实施的方式抓好学习教育培训,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处根据委党委中心工作统一安排制定培训计划,各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要认真对待,把各项内容设计好、活动组织好,做到统筹推进、合理安排,达到锻炼干部、凝聚力量、推动工作、加快发展的目的。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做好先进典型引领,做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选树一批可敬可信、可学可鉴的先进典型,依托微信群、机关网站等载体,及时总结和宣传先进事迹,进一步强化典型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确保活动推进有声有色。


(四)定期督导,强化检查。加大监督检查指导力度,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及时掌握每个阶段进展情况、活动效果和存在问题,对开展活动不深入、成效不明显的及时提出建议,限期整改。对做表面文章、敷衍应付走过场的进行通报批评。



(编辑:admin)
机构设置
各地国资委 >>>
国务院国资委 河北省国资委 北京市国资委 天津市国资委
国有企业 >>>
政府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河北省人民政府 保定市人民政府